人文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业白皮书 > 人文学院 > 正文

010101哲学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1-12-22 点击:



1.专业定位

本专业是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内唯一的哲学专业,也是广东省两所业已培养出本科毕业生的哲学院系之一。目前致力于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争取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哲学系。

本专业前身为成立于1984年的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由著名哲学家汤一介任所长,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当代新儒学研究领域成果显著。其后于2006年获得中国哲学二级硕士学位点,在2008年增设哲学本科专业,并于2011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获批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业已形成8个二级学科齐全,中、西、马哲重点发展的学科体系。本学科目前共有成员27人,其中教授11人,特聘教授2人,师资力量雄厚,发展潜力巨大。

本专业有如下特色优势:

(1)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位置,毗邻香港众多高校的一流哲学研究资源,具有合作办学的巨大前景。

(2)当代新儒学、经典诠释学和岭南思想文献等方向的研究实力雄厚,多次举办当代新儒学国际会议,在国内外具有重大学术影响。

(3)心灵哲学、现象学、科学哲学研究紧跟国际研究前沿,与腾讯AI实验室有合作意向,参与人工智能、神经科学交叉学科的前景巨大。

(4)在佛教道教和宗教社会学等方向有深入研究。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 “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通过通才教育、特色教育和个性教育,将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真挚的爱国情感、广阔的社会视野、深厚的人文素养,具备系统的哲学训练,有较强的理性思维能力、观念创新能力和沟通说服能力,既能从事一定水平的学术研究活动,又能在公务行政、文化建设、决策管理等领域工作的现代化专门人才。


3.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哲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知识,接受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发展线索的系统教育,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义务能力的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理论和历史;

(2)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的相关知识;

(3)掌握哲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治学方法和相应的社会调查能力;

(4)了解国内外哲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了解国内外最重大的实践问题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初步能力。


4.课程体系

(1)本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有逻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西方现代哲学、伦理学、宗教学、科学哲学和美学原理等课程,对学生的思辨和文化素养都有全方位的教育培养,此外依据哲学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交叉、求创新”的培养要求,构建“通识教育、专业培养、特色发展”的哲学人才培养体系。哲学系于2021年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调整,新方案集中体现了立德树人、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大一文科新生,不分文史哲专业,都要必修《哲学概论》和《哲学经典与人生》这两门哲学类通识课程。哲学系教师积极参与人文通识教材建设,以经典选读、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人文通识“领航讲座”。另外按照教育部的最新要求,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建项目“国学经典与价值教育”,通过对《尚书》、《礼记》等经典著作的研读,实现思政因素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参建项目“美学核心素养”,将美育作为课程思政的载体;而在建项目“课程思政融入伦理学教学的探索”,将思政因素融入生命伦理学新文科建设课程中去。根据新时期哲学教育特点,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形式。除了传统的实体课堂外,教师积极选用智慧教室,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的上课方式。除了传统课程类型外,本系大量开设MOOC、专业品牌通识课、创新型短课、聚徒授学等多类课程。


5.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

(1)外国哲学方向:2021年引进香港岭南大学哲学系教授郑宇健为特聘教授。(2)宗教学方向:2019年引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原副所长金泽研究员作为特聘教授;(3)中国哲学方向:2019年引进北京大学应届毕业博士生冯骏豪为助理教授;(4)伦理学方向:2018年引进北京大学应届毕业博士生王帅为助理教授。

基层教学组织建设:(1)将原外国哲学、逻辑学、科学哲学教研室合并为新的外哲教研室;(2)完善教研室在提升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的“青教薪火计划”中的基础作用,定期互相听课,提出指导意见;(3)组织周五“哲学沙龙”,就各专业的教学经验进行交流。

主要成效:

(1)近年来师资的有针对引进,增强了本专业的教学实力,逐渐补齐外哲等方向高级职称教师相对缺乏的局面,优化了传统优势学科中国哲学方向师资的比例。

(2)教研室的整合,体现了近年哲学教育中“Philosophy of”向“Philosophy plus”的转变,更加聚焦于哲学问题式的教学模式。

(3)师资的国际化视野不断加强,跨领域教研的趋势日益显现,对新文科内涵的认识显著加深,有利于未来人工智能、神经科学交叉学科/课程的建设。


6. 教学条件

本系近年来从以下几个方面大力加强教学条件的改善,收到了良好成效:

(1)加强监督,贯彻教学规范:以校、院两级教学委员会为中心形成了本科教学工作的指导机制,切实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校教务处进行严格的教学监督,院教学委员会为教学工作提供政策咨询与教学规范方面的指导,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注重为新入职教师提供教学工作相关政策咨询与教学指导。

(2)制定切实计划,顺应学科发展规律: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院校的教育经验,由院系领导主要负责修订哲学本科培养方案、组织教师听评课、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期检查、答辩以及本科科研训练方面的指导工作,为哲学专业各个层面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机制。

(3)严格要求,积极反馈:借助院系领导听评课、师生座谈会、课堂测评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对教育过程各环节的监控机制。院系领导通过听评课,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测评,了解和收集与本科教学各个环节密切相关的信息,拓宽教学信息反馈的渠道。

近几年,本专业多位教师荣获省级、市级、校级教学奖项,已形成了良好的教风与学风。评教结果显示,学生满意度达95%以上。

哲学学科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较高,2019年初次就业率达88.46%,2020年就业率因疫情因素影响有所下降,但仍接近80%。哲学专业所在的人文学院2019年毕业生当年平均月收入7476元,仅次于计算机软件学院,居全校第2位。

毕业生继续从事哲学研究工作的学生比例较高。三年来,相当数量的同学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科院大学、浙江大学等著名高校深造,这些学生受到了就读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好评。出国深造率高也是本系本科毕业生的显著特点,以留学德国最为突出,弗莱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哥廷根大学等世界著名哲学院校均有本系本科毕业生就读。

除传统就业模式外,勇于实践、自主创业,也是深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本科生1-3年级可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未来创业做好准备。很多本科毕业或在读学生在创新创业领域成绩斐然。例如,哲学本科毕业生梁泽宇,身残志坚,获得2018首届深圳市“残健相融”残疾人创业大赛冠军。2018级本科生黄祖儿已获得两个省部级挑战杯和“互联网+”项目,正致力于开发读写障碍人士的智能App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