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沿革及专业定位
在特区40年的发展史上,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是特区唯一的高等人文学院,而中国语言文学系作为人文学院的前身和优势学科,始终秉持服务特区建设的目标,强调通才教育、特色教育和个性教育的融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了与特区文化相适应的中文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学术科研方向,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持续取得突破:199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现设有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2个本科专业;1998年以来相继获得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共7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获批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已在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化产业与文化创新6个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
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坚持 “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核心理念,注重通才教育、特色教育和个性教育的融合,强调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融合,从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和综合性实用技能两大方面入手,培养具有广阔视野和深厚人文素养、具备坚实文学理论基础和系统汉语言文学知识的学术型中文人才,以及具备较强的阅读写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竞争应变能力、继续深造能力,能够胜任公务行政、基础教育、文化产业、新闻出版、文秘策划、中文信息处理等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中文人才。
三、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及核心素养;
2.具备综合性人文素养,了解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
3.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胜任公务行政、创意写作、文案策划等实际工作;
4.了解国家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文教育及汉语国际传播、文化产业及消费等领域的发展动向和趋势,熟悉相关文化政策和法规;
5.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形成初步的学术研究视野和能力;
6.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视野,具备分析和回应重大文化事件、现象及趋势的初步能力。
四、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三大模块:
通识模块:通识模块由学校统一开设,包括基本通识课和扩展通识课。基本通识课主要有《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等。扩展通识课则以深大MOOC联盟提供的线上平台课为主要特色。通识模块共计47学分,其中扩展通识课不少于18学分。
专业模块: 包括大类平台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共计不少于83学分。其中大类平台课面向人文学科文史哲三系大一新生共同开设,包括《人文导论》《文学概论》《哲学概论》《史学概论》《经典文学作品选读》《哲学经典与人生》《中国历史文选》共7门课程,目标是为学生搭建更为全面的人文核心素养的课程平台;专业核心课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西方文论》《文献学》,共计9门课程,较为全面的囊括了本专业语言和文学两大方向下共7个二级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学术视野,为学生文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了扎实的学术训练和积淀;专业选修不少于22学分,根据本专业师资在诗词写作与吟诵、文学经典与批评理论、文字训诂与出土文献、儿童读写障碍与对策、汉语方言与调查、儿童文学与童年研究、美学、故宫学等领域的专长,精选近35门课程,为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提供了丰富的课程保障。同时,本专业教师积极利用深大MOOC联盟平台、聚徒教学、科研创新短课等特色课程机制,连续多年开设特色平台课和学术小班课,其中左江教授的《品读聊斋》、徐晋如副教授的《诗词写作与吟诵》多次获得省级课程建设认证及奖励。
实践·创新创业模块:实践课程包括《军事技能》《思政与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共计15学分,其中我系在专业实习方面,与深圳图书馆、海天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市文联、南山外国语教育集团、南山实验教育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极具想象力的高质量平台;创新创业课程,不少于3个学分,主要包括全校性公共必修和选修课、以科研训练为导向的创新研究短课和创业指导课。
五、师资队伍及科研实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自建系以来持续引进海内外一流名校人才,89%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9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0人,学术梯队完善、教学科研成果卓著。下设多个科研平台,包括比较文学研究所、文艺学研究中心、应用语言研究所、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故宫学研究院、身体美学研究所、当代通俗文化研究所等。
依托特区发展、比邻港澳的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始终关注理论前沿、注重文化比较、强调学科打通,形成如下学科特色:
(1) 文艺学是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在文艺美学、比较诗学、中国古典文艺学、德国古典美学等研究领域有深厚传统,近年来在身体美学、生态美学、现象学美学及当代实践美学等前沿领域尤有创见,注重古今融通、中外交汇,是国内文艺美学研究的发源地和学术重镇之一。
(2) 古代文学集合了秦汉文学、魏晋文学、唐宋诗词和明清诗文并小说戏剧研究的多股力量,显示了雄厚的团队实力。近年在汉代画像研究、词调研究、文学的文化学研究、域外汉籍研究等领域多有开拓和创新
(3) 中国现当代文学在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和现代文学期刊研究等方向成果突出,并始终参与当下的创作与批评,师生中涌现出南翔、郁秀、薛忆沩、林培源等当代知名作家。
(4)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中国比较文学的策源地,已形成以中印诗学与文化研究、比较文化与跨界研究、中俄关系与文化影响研究、后殖民文学与理论研究、诺贝尔文学研究、科幻文学与后人文主义研究为特色的学术方向,既具有学术研究的先锋性,又符合当代世界文化融合与文明交流的现实需求。
(5)汉语言文字学长期致力于文字学与出土文献、音韵学与汉语方言、训诂学与文献语言学诸研究领域,寻绎汉语、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并关注汉语与历史考古、语言与文学等跨学科交叉研究。
(6)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注于语言本体和语言应用研究,广泛涉猎儿童读写障碍、现代汉语方言、实验语音学、认知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汉语国际教育等研究领域,下设中文文献与语言信息处理教学实验中心。2017年获批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非全日制)授权点,为培养中文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提供了良好平台。
六、教学条件
1.教学平台。本专业下设多个科研平台,包括比较文学研究所、文艺学研究中心、应用语言研究所、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故宫学研究院、身体美学研究所、当代通俗文化研究所,其中故宫学研究院为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
2.教学设施。本专业设有专门的文献资料室,与学校图书馆图书互通,目前共有纸质版图书36962册,其中中文类图书36024册,教材或教师教学参考书7966册;电子图书579577本。本专业还设有学科教学实验室——中文文献与信息处理教学实验中心,可供学生进行相应的中文教学实验。
3. 教学改革
其一,优化教师教学团队的建设,形成以中文二级学科教研室为主干的教学科研团队。强化师资队伍对前沿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再学习,提升课程与社会现实的融合度,推进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尤其针对语言学学科特点,以实验教学为切入,开设多项实验室项目,鼓励学生自主申请科研项目、组建科研团队。
其二,加大跨界授课教师和课程的储备建设,针对新媒体平台、知识付费、智库咨询、新兴出版等知识业态,打造新课程,逐步推出文化产业、影视文学、网络文艺、创意写作等前沿课程。
其三,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建设中文数字化课程及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图像检索等信息和文献处理新技术,借助深大Mooc平台的优势,建设数字化课程和网络平台课。通过线上与线下课相结合、系统与专题相结合、讲授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